我們實踐低碳生產與資源循環利用,減輕對環境與生態的影響,提升氣候變遷調適韌性以達到碳中和為目標,制訂減碳策略,持續減少能源使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,減緩氣候變遷。

我們實踐低碳生產與資源循環利用,減輕對環境與生態的影響,提升氣候變遷調適韌性以達到碳中和為目標,制訂減碳策略,持續減少能源使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,減緩氣候變遷。
明基材料內部擁有完善的環境管理相關機制,其中又以能源管理、水資源管理、空汙排放管理為主要管理範疇;並透過年度節能專案讓能源效率不斷提升、強化低碳生產技術、整合內部及外部資源發展再生水技術等,朝向環境永續一步步邁進。
管理系統 | 驗證範圍 | 涵蓋範圍 | 取證時間 | 證書期限 |
---|---|---|---|---|
ISO 14001 |
桃園廠、龍科廠、雲林廠、蘇州廠、蕪湖廠 | 100% | 桃園廠:2020.10.19 龍科廠:2022.04.26 雲林廠:2022.01.05 蘇州廠:2022.06.22 蕪湖廠:2021.03.15 |
桃園廠:2023.10.19 龍科廠:2025.04.26 雲林廠:2025.01.05 蘇州廠:2023.03.05 蕪湖廠:2024.03.11 |
ISO 50001 |
桃園廠、雲科廠(2023年導入) | 20% | 桃園廠:2021.12.09 | 桃園廠:2024.12.08 |
ISO 14064-1 |
桃園廠、龍科廠、雲林廠、蘇州廠、蕪湖廠 | 100% | 2022年驗證中 (需每年驗證) |
2022年驗證中 (需每年驗證) |
Oeko-Tex |
雲科廠 (織物工廠僅有雲科) | 100% | 2022.07.15 | 2023.07.15 |
Bluesign |
雲科廠 (織物工廠僅有雲科) | 100% | 2020.05.20 | 2023.05.20 |
2021年導入再生能源及能源使用效率
2021年導入再生能源達
2021年全年節能量
2021年全年節能率
2021年能源耗用密集度(能源耗用量/百萬元營收)為32.35(GJ/百萬元),較2020年下降1.27(減少3.78%),除了近4年持續透過年度節能專案規畫與執行,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且2021年開始使用再生能源,故使能源耗用密集度顯著下降。2021年推動9項節能措施,相較改善前之原有設備,換算全年正常使用下可節能17,301.65 GJ。 此外,明基材料各廠陸續興建太陽能發電裝置,以廠內自發自用之方式供給廠內用電,降低外部購電比例。2021年雲科廠與蘇州廠發電量共計1,379,200度,2022年持續於蕪湖廠、雲科廠、桃園廠建置太陽能發電設備,預計全年發電量957,167度。
發電容量(MW) | 2021年發電量(kWh) | |
---|---|---|
雲科廠 |
0.29 | 270,324 |
蘇州廠 |
1.4 | 1,108,876 |
單位:十億焦耳(GJ)
單位:十億焦耳(GJ)
措施 | 節電量 | 減碳量(噸 CO2e) |
---|---|---|
桃園廠冰機系統能管指標建立,系統運行數據收集及分析,調整冰水用量 | 110,112 | 55.28 |
無塵室FFU風車馬達從AC轉DC | 60,685 | 30.46 |
各廠廠區照明燈具汰換成LED燈 | 34,036 | 17.09 |
龍科廠調降純水管路/空調熱水管路/冰水管路等管路壓差,降低泵浦運轉頻率 | 150,450 | 75.53 |
龍科廠導入新MAU及使用低能耗濕膜板加濕 | 390,920 | 196.24 |
雲科廠空壓系統汰換耗能設備 | 33,155 | 16.64 |
自設太陽能發電裝置(雲科廠/蘇州廠) | 1,379,200 | 692.36 |
合計節能量 |
2,158,558 |
1,083.60 |
措施 | 節天然氣量(度) | 減碳量(噸 CO2e) |
---|---|---|
桃園廠 RTO 廢熱回收量再提升專案 | 222,482 | 418.04 |
蕪湖廠鍋爐低氮改造 | 30,326 | 56.98 |
合計節天然氣能量(度) |
252,808 | 475.02 |
依據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,WEF),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(Global Risks Report 2022)顯示,全球未來十年最嚴重的十大風險,第八項風險為天然資源危機(Natural resource crises),其中包含水資源危機,水資源為目前為全球關鍵資源之一,且水資源取得與使用之風險與重要性,攸關於明基材料營運活動與相關供應鏈之供給,明基材料深知於全球水資源有限的情形下,更應致力於用水效率最佳化。
明基材料水資源管理範圍涵蓋:明基材料總部、桃園廠、龍科廠、雲科廠、蘇州廠、蕪湖廠等各製造據點,明基材料各廠區主要用水用途可分為製程用水、消防用水與生活用水,依其所在地區說明其取水來源及供應單位。依目前各廠所在地,評估水資源取用比例及當地水資源匱乏程度,皆為非水資源壓力地區,惟考量氣候變遷之因素,明基材料仍持續提升製程用水的回收能力及推動相關的節水措施,搭配儲水與補水之應變計畫。
2021年水總取用量為451.70百萬公升(Megaliters,ML),相較2020年多耗用9.18 ML(增加2.07%),主因為營收成長(增加9.51%)。2021年排水量(廢水排放)總計為374.82 ML,排入各工業區汙水處理廠,相較2020年增加15.46 ML。水耗用量為76.88 ML,主要為冷卻水塔蒸發量。以營收衡量水資源使用狀況,2021年取水量密集度(取水量/億元營收)2.74(ML/營收億元),相較2020年降低6.79%;2021年排水量密集度(排水量/億元營收)2.27(ML/營收億元)也相較2020年降低4.76%,取水與排水皆是近4年之新低點,顯見明基材料推動廢水回收之成果。
單位:百萬公升(megaliters)
單位:百萬公升/億元
明基材料投資7,650萬元興建蓄熱式燃燒爐(RTO)及廢熱鍋爐專責處理製程廢氣,各項污染防治設備均由專職人員操作及維護,且運轉狀況納入中控系統,全天專人監控,且自行建立廠內外空氣品質巡守機制,並購置量測器材進行環境監測,更期能達成零污染目標。2008年至2021年累計VOCs排放量共減少640噸,2021年與2020年VOCs單位產能排放量(kg/ km2)比較分別為0.85與0.72,2021年相較2020年VOCs單位排放量上升18%,2021年與2008年相比較單位排放量(kg/ km2)下降幅度86%,後續將以2018年為基礎目標每年降低1%。
單位:噸
廠區 | 氮氧化物排放量 | 硫氧化物排放量 | 揮發性有機氣體排放量 |
---|---|---|---|
桃園廠 |
8.608 | 10.307 | 12.433 |
龍科廠 |
3.470 | 2.944 | 7.938 |
雲科廠 |
0.032 | 0.017 | 41.839 |